時值歲末,參加一朋友聚會。幾杯下肚,衆弟兄們腦袋發燒,膽氣上撞,禁不住信口開河,唾星四濺,各自將這幾年在澳洲的種種不幸遭遇統統吐了出來。扯來扯去,這些不幸,被歸納成“澳洲的九大惡心”。
一 惡心之首︰ 不承認華人新移民的大陸學歷。
早先,在澳洲,尤其是在亞洲人社區,特別是華人社區,還有對講普通話的歧視。有些年輕華人,甚至以講華語爲耻,尤其以講普通話爲耻。同樣是華人,只會說普通話,就明顯低人一等。現在,這方面到是好得多了,但是,對大陸學歷的歧視,仍然還是蠻明顯的。
不承認華人新移民的大陸學歷。這是老生常談,誰都知道我們的大陸學歷,在找工時幾乎被看作是“零”,每個從大陸來的新移民無不深受其害。不管你在大陸時是學士還是碩士甚至是博士,你過去的學習成績如何能力多大,在這裏統統被看作是一個普通“勞力”,當地任何一所大學乃至中專的文憑都比你清華北大的證書更好使。於是乎,“學士滿街胡亂竄,碩士拼搏在生産綫,博士餐館去端盤, --- 常見 ”。你不服嗎?抗爭嗎?最好是乖乖地去澳洲某個大學或專科學校去混一個什麽證書之類,塗上一層僞裝色,回來再念︰“芝麻,開門吧 ”,那回兒肯定會管用。唉,可我們豈不個個成了“範進”。
二 憎惡的考車制度 。
“考車難,考車難,難于上青天”,幾乎每個新移民都被這個可惡的制度“痛宰”過。不就是一個 “行路許可證”嗎?為什麼要搞得這麼繁瑣,這麼深不可測,這麼令人生厭?的確有人一次過關,可那是僥幸,屬于出門撿到錢包的那種,更多的人是半年,一年,三次,五次,甚至七次,八次還不得過。那張小小的駕照上,不知滲透了了多少新移民的汗水和泪水。那些至高無上的考官們,掌握著每個考車人的生殺大權,在這個民主的國度裏,好象唯有這種權力是不受約束與監督的。你可能一頭霧水地OK,更可能稀裏糊塗地一次次被“費掉”,考車人的命運似乎全系于考官一人當時的情緒。你要投訴嗎?誰當證人?證據在哪兒?還是忍氣吞聲地反省自我,準備下次挨宰吧。
三 望而生畏的駕車保險費。
且莫以爲過五關斬六將取得駕照後你就可以舒心地駕車了,保險公司正伺候著再宰你一刀呢。新駕照嗎,對不起,本公司不接收新客戶;如果你“非要加入”,年報費三千,四千的幹活。你知為何?有的國家的保險制度與美國不同;在美國,出了事故要分清哪一方責任,由責任方的保險公司負責賠償。而在有的國家,不分青紅皂白,誰的責任,一律由自己所在的保險公司理賠。所以,奉勸你千萬別出事,千萬不要指望保險公司會替你分憂。因爲羊毛出在羊身上,這些費用最終都會轉嫁到你的身上,這是保險費昂貴的深層原因。在美國,一人擁有幾輛車是司空見慣的事。而在澳洲等國家,鮮見一家人同時開幾幾輛車的,因爲那保險費可是不便宜。
四 令人詛咒的路標。
與左轉燈。去過德國的人有知道,那裏的公路街道建設堪稱世界一流,路途標識既多又清晰實用,可以說只要憑一張地圖,走遍德國不會遇到麻煩。可是你在澳洲會發現,大街上的路牌是那樣的少之又少,小之又小,尤其是在路口,幾 十米 外你跟本看不清前方“袖珍路牌”上寫的什麼。特別討厭的是許多十字路口的路牌,尤其是晚上,簡直沒法看。如果你新到這個城市,或是來到陌生地區,又是晚上還遇到陰雨天,往往不知身所在何處,欲往何方,路茫茫其難尋兮,你就前後左右反復去“求索”吧。 現在有了衛星導航儀,這才好了許多。
五 看病曠日持久。
據稱不少國家擁有“共產主義”般的全民醫療保險制度,那裏的“大夫”都是經過了八,九年極嚴格的訓練和考核後才行醫的,可來後你會發現在這裏看病是件令人頭痛的事,那些“大夫”更與大陸醫院裏“分診護士”的職責相仿。
如果你哪天不舒服想去看病,得先預約,不管你的病來的多快,心情多急,都要看家庭醫生的日程表上是否排的進去。見了醫生也不要指望他(或)她一定可以解決你的疑難,除非是頭痛腦熱僅需要幾片藥之類。假如醫生認為你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,如血液,X光,B超,CT等,那還要你與那些部門另約時間。等一兩個星期內做了檢查結果回到家庭醫生那裏,他/她認為你需要去看專科的話,你還要再跟有關專科醫生去預約。一般要等一兩個個月才能得到專科醫生的“寵幸”,那裏還有一套類似的程序在等著你呢,這一圈下來如果順利的話也要三,四個月的光景吧。更有的家庭醫生還千方百計地阻止你去看專科,讓你一次次地在他/她那兒查來查去,觀察,等待,或者介紹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的專科醫生那裏去,費用奇貴,服務態度也不見得好。有次我老媽去專科醫生那裏看鼻炎,去後醫生不問病情,也懶得聽病人談病情,病人一開口,醫生就說“You talk too much!”(你的話太多了!)結果,把一套X光片交給老媽就算完事了。老媽氣得不行,轉去其他醫院,才發現,那套X光片是另一位男病人的。假如你身體裏面突然不幸萌發了個啥東東幷在悄悄地生長著,大概“磨”到最後,來不及處理,就不得不帶著它“去了” 。
你會問︰“不是有大醫院嗎,有了急病,爲何不去挂急診?” 我奉勸你千萬別萌生那念頭,除非是出了車禍被擔架車推進去的,否則,幾個鐘點都不會有人理你。那種待遇,心髒或脾氣差點的一定承受不了。
還有,不要以爲進了大醫院裏就萬事大吉了,西方的醫療技術幷不是你想像的那樣高超。前些天有位女同胞去醫院做手術切除“子宮肌瘤”,醫生把她的一側輸尿管也“順便”切斷了,至今還在醫院裏躺著呢,真不知她的那個腎還能否保得住。
六 買房難,租房難。
每位新移民無不夢想擁有一所自己的房子,剛來時經濟狀況不許可,那就先打工存錢吧。可是不知你發現沒有,攢錢的速度趕不上房價飛漲的速度。比如三年前 25 萬的三居室房子如今已是32萬了,漲價幅度是 28% 左右。假設你年薪四萬五,除去繳稅和一切開支後能每年攢下兩萬塊錢嗎?如果你有家庭有孩子,妻子沒工作,僅靠你一人打工過去沒有積蓄現在又沒有外援的話,想買房是極不現實的。不說你眼下湊不齊首付, 就是東挪西借凑齊了咬牙貸款買下了房子,那還貸款及利息的壓力比租房子住可要大多了,從此後你就是那“上了磨的驢 -- 套上了”,一步不能歇,一口氣都不敢喘地“爲銀行賺錢”去了。
有的人還希望出租部分房間,减低自己還款的壓力,我說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。君不見,幾年前我們剛來悉尼時,找房何其難也!你在報紙上剛剛看到一則租房廣告,立即打電話過去詢問時,那邊的答復往往是已經租出去了。而現在,租房廣告滿天飛,如果你房子的地段差登幾次廣告都沒人光顧。地段好些的也不要臭美;如果你要出租的房子裝修不好,光綫不足,不是分門出入,沒有獨立浴室厨房,不提供免費的Cable上網,那你只有不厭其煩接待走馬燈般看房客的份,甚至有的人在交給你一,二百元的租房押金只後就再不見其踪影,那個月的房租你是損失了,下個月一切又要重來。即使房子租出去了,除去繳稅和水電費,用于裝修和維護的費用,所剩多少?遇上好的房客,相互體諒和配合,倒也相安無事,若碰上自私的房客,什麽都跟你亂來,那你就只有敢怒不敢言,自認倒楣的份了。所以,一旦你買了房想要住的長久或以後還準備再賣出去的話,還是奉勸你仔仔細細地自己住著吧。
七 吃人不吐骨頭的律師。
這樣形容律師是狠了點,應當說絕多數的律師還是克守職業道德的,但的確就有一些害群之馬,玷污了律師這個神聖的行業,敗壞了這個美好的稱呼。
我們初來到陌生的國度,對法律系統一無所知,一旦與法律的事沾了邊,我們就不得不求告到那些大大小小的律師門下。而某些“移民公司,律師事務所”,就借爲我們辦理企業移民,技術移民,家庭團聚,結婚離婚,合同契約以及從急于改變身份的學生身上,搜刮去了無數不義之財。本人就幾度被移民律師騙過,損失了若干銀子不說,還浪費了一年多的時間,最後還是自己辦成的技術移民。移民後以為“到處鶯歌燕舞”,放鬆了警惕,一不小心在買房子做合同時,又被某個名律師狠狠坑了一把。唉,我們哪,何時就長了記性不再“自願進入”律師的圈套了呢?
八 “誘人的”人壽保險人。
有旦夕禍福,要想使全家無憂無慮地在澳洲生活,不失時機地做一份“人壽保險”還是很有必要的。別說,這裏的保險理財公司還真多,安下家後隔三差五就會接到一通XX理財顧問公司的電話,電話中一小姐用她那甜蜜感人的語調勸說你接受他們的“上門免費服務”,幫你理財,為你保險,替你分憂,雲雲。本人經不住誘惑,某日開門迎來了一位據稱是 “ 保險業最成功人士之一 ”的X氏。看他開著豪華轎車,西裝革履地來到我當時租住的地庫,問寒問暖,跟我啦家常,爲我策劃未來,真是感動的五體投地,什麽疑惑,戒心統統地消失的無影無踪。他勸我“不要把所有的鶏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”,我誠惶誠恐;他建議說要把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放到他那裏“保險”,我點頭稱是的;最後,我將一張七百多元的支票交在了他手上。
過了兩天有位朋友來訪,我們順便談起了保險的事。他問我保險合同是怎樣簽的,裏面的條文如何?我一驚︰“什麼?還要有合同?他一張紙也沒給我留下呀。”我朋友說︰“沒有合同你咋就將錢就交給了他呢?你怎麼就相信他不是在騙你呢?退一步講,即使今後可以補上合同,你有多大的能力可以承擔的起每月七百多元的保費呢?你還想買房子嗎?你的錢能取回來嗎? ” 天哪,他的話嚇出了我一身冷汗,他當時怎麽沒說我也沒想到這些呢?于是我立即打電話去追,一個月之內不知磨了多少次嘴皮,終于要回了那張支票。
再後來,我在另一家保險公司投了保,夫婦二人的保費僅是那次的1/4左右,還是儲蓄性的。再後來,看到了報紙上許多投訴X氏欺詐的文章,萬幸自己當時沒有陷進去。
九 吸油烟機是聾子的耳朵 。
我剛來那會兒 , 即使在高檔住宅區 ,也不興使用吸油烟機。害得我一做飯,房東就大聲埋怨氣味難聞。後來我自己買了套公寓,想裝個吸油烟機,却找不到公共排烟道。只好裝個內循環吸油烟機,却是個是聾子的耳朵,根本不起作用。有個朋友到是買了棟小別墅,安裝了一台剛買的全新的外循環吸油烟機,價錢一點也不便宜,但是吸油烟機的款式,却是大陸20年前早就淘汰了的舊款式,噪音震耳聾,油烟不見少。所以,後來,我千方百計地想方设法,給我老婆買了一台澳洲華人中最有名望的吸油烟機—Best Star 牌高檔吸油烟機,才解决了问题, 不然,她老是朝我嘀咕,生怕家裏的油烟使孩子熏笨,使她熏成黃臉婆,真使我吃不消,而且我這個大男人自己,也受不了油烟的長期“熏陶”呀。
誠然,上面那些話有些偏激,有許多牢騷的成分。我相信這些話代表了許多人的情緒,但也令一些人聽起來不舒服,但無論如何,我是一吐爲快了,誰願扔板磚,我也願意接著,謝了。
歡迎閱讀本網站更多信息,或聯繫Best Star Australia Pty Ltd。 |